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城乡供需 > 日常供需 > 打听个事 > 正文
    购物车
    0

    如何评价中央「一号文件」鼓励承包土地向大户流转的内容?

    高子玉     2018-02-01 13:09:03     浏览:3    回复:0    点赞:0
    发帖人:高子玉
    级 别
    贡献值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

    如何评价中央「一号文件」鼓励承包土地向大户流转的内容?会在将来带来哪些影响?

    相关新闻链接:一号文件鼓励承包土地向大户流转 家庭农场首次出现作者:imajeaso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56562/answer/1607852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这个事情好久了,个人浅见。
    一、试点

    二、土地自由流转的必然性

    1、GDP增长乏力
    提到中国GDP,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所谓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投资就是大搞基建,比如光高铁一个类别就为中国贡献了1.5%的GDP增长量,另外还有高速公路,房地产(这是大头);出口方面,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全球陷入衰退,中国陷入了出口衰退期,而且这些出口本身就是一种不计后果自残行为;我们常说的内需就是常提的消费,提振内需的政策不少,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差,老百姓手里没钱有什么办法,总不能天天发钱来高内需吧。
    2、中国土地实际耕种面积远低于官方公布数据
    官方公布1996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2006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而造成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非农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以及灾害损毁,补充耕地主要是开发、整理和复垦三项因素。
    3、粮食进口量连年增长
    中国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至11月,中国粮食进口已达到6589万吨,而2012年中国粮食的总产量为58957万吨,若以前11月的粮食进口计算,我国粮食进口实际已占全年粮食总产的11%,超过“红线”6个点。
       在这11%中大豆占了9%,一方面是转基因技术,一方面是耕种技术,这个不做深究,其中非大豆类粮食进口为2011年同期的三倍,恐怖的增长率,前几年有老外担心中国粮食进口引发全球粮食短缺,这不是杞人忧天。
    4、人口红利时代结束
       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劳动力缺乏,劳动力成本连年提高;
       参见专家:2013年中国人口红利或将消失  第二次人口红利可能再来--时政--人民网
    5、地方财政问题

    非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土地出让金,而房地产冷却了两年了。
    如果解决了地方财政的问题,房产税开始征收,成为稳定的地方政府财政来源也未为可知。
    6、城镇化的要求
    人人要过现代化的生活,不集中建小区是不行的(住别墅的不想说,那成本。。。)
    7、货币发行的依托
    中国长久以来的贸易顺差是货币发行的最主要根基,几十万亿软妹币。18亿亩,这是百万亿级别的市场,还不给你发个几千万亿货币便于流通?中国的GDP将会超越太阳系里任何一个国家。
    参见 外汇储备过快增长是货币供应量加大主因


    三、土地流转的方式
    1、落实地权
    丈量真是土地面积,发行地券,类似房产证的东西,可以自由买卖,但买卖的是一段时间的使用权或者永久买卖不清楚(投资者注意:及早入场);
    2、建立交易市场
    在各地建立类似上交所广交所的土地交易市场,可以跟期权一样自由买卖;
    3、农民工人化
    这是城镇化的必要手段,农民没有了土地就没有了生产资料,沦为无产阶级,只能去打工,人口红利又来了(生活在小城镇的注意:及早购置商业用地)
    4、规模化种植个人认为,这是共和国建立以来第二次私有化,不做讨论
    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种植效率,大量购置机械设备(股民注意:中国机械类企业),雇佣没有了土地的农民,创造中国的农场主阶层跟佃农阶层;
    5、粮价松动
    中国严格的粮价管制与完全市场化的农药化肥市场造成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停滞,而要吸引所谓的种粮大户,必然要求种粮能够致富,只能适当放开粮价(中产阶级注意:生活成本进一步提高,话说回来,中国有中产阶级么,有么。。。

    四、可能带来的问题
    1、拉美化
    有土地的农民才会迁徙,每年的春运让世界为之动容,而若由于没有了土地,家不再是土地,而是一栋房子,甚至可能是贫民窟,穴居在城市的边缘;
    2、土地价格暴涨
    不管能不能种地,能不能创造价值,炒作的力量是无处不在的,更何况是世界上最好的硬通货----土地(个人认为,在土地面前,黄金美刀都是浮云)
    3、社会动荡
    从今几年的大事件来看,关于土地权利的是最多的。
    4、私有化
    苏联解体前的最后一次改革,实行了一次平均化,把全国的资源换成了股票,每人一份。想法很好,问题是这一份太少了,当有人来收购的时候我只能卖掉,于是造就苏联的几个超级大亨。
    我们的相同处在于,把以前没有市场化的土地换成了可交易地票,这些地票的集中是无可避免的,只要有钱,大量购置土地,这是一次超越房地产大潮的财富再分配,当然,还是劫贫济富。
    5、无产化
    没有了土地的农民,完完全全变成了无产阶级,那块土地曾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不管收入如何,至少有吃有喝饿不死,当没了土地,哼哼。
    ------------------还是骨架-------------
    简单润色过了,其实涉及到土地就会牵涉到好多问题,能写几本书了--历史/经济/政治/外交/社会传统,土改不同于别的改革,土地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改好了千秋万代,改不好,你懂的。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